各二级学院:
为提高我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做好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根据《肇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修订)》和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管理
(一)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工作,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明确的工作组织体系与责任制度,合理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确定工作进度、质量要求及检查安排等。
(二)各二级学院需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依据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时间表(附件1)推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重点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终稿审核等关键环节。
二、信息化管理
为与“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进行对接,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继续使用维普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https://vgms.fanyu.com/,以下简称论文系统)开展各项流程管理工作(辅修学位毕业论文也纳入论文系统管理),实施全过程线上化。
学校会根据工作安排时间表设置毕业论文(设计)各个流程的截止时间,逾期将不能进行相应操作。学生的系统登录账号是学号,初始密码为“Zqxy123#”,教师的系统登录账号是教师工号,正在使用的账号密码保持不变,重置后的密码为“Zqxy123#”。师生登录系统后,请先填写个人信息(修改密码、绑定邮箱、补充个人信息等),补充完整后才能正常使用系统功能。请指导教师、学生、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等相关人员根据设置的各环节时间节点要求,积极配合进行相关操作,可加入相应的QQ工作群进行相关问题咨询:
肇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咨询群(773632625);
肇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学生咨询群(816469415)。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将上传至QQ工作群。
三、质量管理
(一)拟题审核与学生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选题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经基层教学单位(专业)讨论审核、主管教学的学院领导批准、报教务部备案。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也可自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前期选题工作应做到“严审题目,严把质量”,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严格审核,确保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2025年10月17日前:指导教师在论文系统中完成题目申报工作,需认真填写各项信息,包括课题名称(中英文)、课题可选范围、选题来源、选题性质、是否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论文(设计)类型;题目数应大于等于应届学生数。
1.2025年10月24日前:学院各专业成立毕业论文(设计)拟题审核小组,成员至少由3名具有丰富的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专任教师组成(含专业负责人)。拟题审核小组对系统中的所有拟题进行匿名评审,审题结果分ABC 三个等级,A为拟题质量前50%,B为前51~95%,C为末5%。C类拟题需要在论文系统中删除此题目并重新拟题。
2.拟题审核小组名单与审核结果(附件2)的纸质版于2025年10月29日前报至教务部实践与实验教学科(行政楼217),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250853416@qq.com。
3.2025年11月5日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并在论文系统完成指导教师一学生一题目一一对应关系落实工作。学生选题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须经指导教师同意。
4.2025年11月10日前,指导教师上传《任务书》至论文系统。
(二)过程指导
指导教师应严把过程指导关,每周应与学生交流指导不少于1次。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阶段性提交不少于8次周进展,不得一次性补交。
(三)查重检测
指导教师在论文系统进行学生定稿查重检测,每位学生定稿查重检测次数最多有两次,请慎重提交。学生提交最终稿后,指导教师也需进行查重检测(只可查重一次)。
查重结果通过标准: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在25%以下(含25%)的毕业论文(设计)视为通过,各学院可自行制定更严格的查重标准。其中定稿第二次检测仍然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由学生修改并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可申请第三次查重(附件3),第三次查重仍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作不及格处理,第三次查重通过的论文最终总评成绩仅为及格。
(四)盲审评审
为把好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学校将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行答辩前盲审评阅,工作要求及流程请见《肇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附件4)。届时请各二级学院务必按时提交定稿,以免出现未能抽取的情况影响后续答辩安排。
(五)终稿
因论文系统中的论文信息直接关系到学位数据报送及教育部组织的每年度毕业论文抽检,为顺利完成2025/2026学年度的学位数据报送、“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信息补充和论文原文报送工作,系统使用的注意事项请务必参照毕业论文(设计)系统使用注意事项(附件5)提交。
(六)答辩与评分
请各二级学院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要严格按参考评分标准表(附件6)给出相应成绩,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1.学院负责对学生进行答辩前资格审查,审查涵盖是否通过查重检测、盲审评审、指导教师审阅、评阅教师评阅等内容,同时,教务部会按一定比例抽取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进行AIGC 检测,上述环节全部通过,学生才可获得答辩资格。
2.各学院至少提前3天在系统中填报答辩安排,以便教学督导进行答辩检查。
3.各答辩小组答辩秘书负责收集和整理答辩组的答辩记录表,根据答辩记录表在论文系统录入学生的答辩成绩和评语。
4.答辩结束后,学生需按照答辩小组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设计),修改后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方可提交系统存档。
(七)评优
请各二级学院按照各专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的比例推荐优秀毕业论文,推优论文的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15%。推优流程结束后在系统中导出推优汇总表并盖章后报送至教务部实践与实验教学科(行政楼217),学校审核公布后将颁发优秀证书。
(八)毕业论文(设计)抽检
学校每学年度获得学士学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需接受教育部抽检。教育部印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对查实的将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
四、论文材料审核
(一)学生须按照《肇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及样张》(附件7)的要求撰写和装订毕业论文(设计)。
(二)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由指导教师把关,避免论文中出现错别字、格式(图表和公式的序号、参考文献引用格式等)混乱、 排版不规范等错误,一旦发现,应及时返回让学生修改,且应在学生离校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修改工作。
(三)遵守学术规范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最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出现抄袭现象未发现或发现后不予制止的,在指导过程中未认真履行职责的,学校将根据《肇庆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视情况轻重予以相应处理。
五、总结归档管理
各二级学院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避免流于形式,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选题情况分析、各节点检查报告、答辩工作安排、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考评汇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等。请各学院按专业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情况总结(附件8),由各专业负责人角色点击“分析报告”上传至论文系统。
各二级学院在论文系统中导出打印纸质版存档材料,将电子版材料和纸质版材料同时归档。
学生归档材料包括:
(一)工作手册装订要求:包括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表、评议表、决议表、答辩记录表、校外指导教师基本情况表(如有)等材料;
(二)毕业论文(设计)应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教务部统一制作的封面) →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目录 →论文正文(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绪论或引言→正文→结论 → 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 致谢 → 附录(必要时)(注意:论文正文的中英文题目下都不要写学生和指导教师名字);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其他成果材料,如图纸、软件、视频、制作品、实验报告、数据等材料。
六、其他
学校采用论文系统对2026届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全过程管理, 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延误,将影响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最终将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能按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影响学生正常毕业。请学生、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负责本科教学副院长等根据学校和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时间节点要求,积极配合提交材料和进行相关操作(论文系统的操作手册请见附件12)。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部实践与实验教学科,联系人:常瑾、唐丽丽,联系电话:2716321。
教务部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