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微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千计划”,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根据《肇庆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开展2025年微专业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结合新兴学科和注重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型,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每个微专业原则上设置6-10门课程,总学分控制在16学分左右,课程安排一般不超过3个学期。

二、申报条件

    严格按照《肇庆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中的微专业设置条件组织申报。

三、申报限额

    原则上每个单位限报1个,鼓励跨学院、校企联合申报。

四、申报主题

    微专业设置应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定位,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一)围绕地市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体现学校学科或专业发展品牌和特色,如“教师教育+”、乡村振兴等;

    (二)融入各行业领域的新兴技术或体现“专业+人工智能”,如新能源技术、数字贸易与管理等;

    (三)培养学生某一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满足学生跨专业学科学习需求,如公务员能力与素养、跨境电商运营、碳中和技术等。

五、工作程序

    1.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进行申报,填写《肇庆学院微专业申报书》(附件2),研制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招生简章等。经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和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报送教务部。

    2.教务部组织专家评审,再公布微专业建设名单。公布后,方可开展招生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

    3.微专业开设单位自主确定招收对象、修读学期和学生遴选办法,报教务部审定后向学生公布。各开设单位负责宣传、选拔等。

六、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申报,确定推荐项目后,于6月20日(周五)前将《肇庆学院微专业申报书》(附件2)、《肇庆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附件3)、《肇庆学院2025年微专业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4)报送至教务部教研科(行政楼215室),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2776515。

 

    附件:1.肇庆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

         2.肇庆学院微专业申报书

         3.肇庆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4.肇庆学院2025年微专业申报信息汇总表

 

 

                                                                              教务部

2025年6月4日

 

  • 附件【附件.rar
  • 已下载